10月24日下午,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陈平、副馆长张元宁、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沈莹、副主任汪波以及省特级教师曹书成一行,来到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调研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情况。六合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旭东、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开封、信息处主任刘义、第二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分管领导以及六合区技术服务团队部分成员参加了调研。
金牛湖中心小学、双语小学、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广益小学等四所学校分管领导对照南京市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标准,分别汇报了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刘义主任就全区2018年智慧校园与评估工作,从“总体情况”、“分工合作”、“确定项目”、“建设进度”、“应用推广”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着重介绍了六合区在明确区校两级分工与职责的基础上,多部门联合参与对智慧校园建设学校开展实地调研,集中论证,统筹规划了区校两级建设项目,报局长办公会批准,确定全区智慧校园建设以“智慧教学”为重点,区域整体推进的原则。
目前全区已完成相关项目招标采购工作,正在有序部署建设中,相关应用推广培训工作也在同步开展。刘义主任还就区校两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与全区“惠万家空中课堂”项目向与会的领导与专家做了汇报,并对2019年的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进行了展望。
杨开封主任表示,六合区将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质量提升,加大力度做好区域管理平台、资源平台的应用推广,加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推进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汪波副主任提出智慧校园建设要抓住应用需求为中心,充分发挥与尊重基层教师原创精神,形成研究团队。沈莹主任指出: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建设重点决不能落在硬件建设上,应充分抓住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从应用融合再到融合创新。曹书成老师指出智慧校园建设要软硬兼施、化繁为简、模式创新。
智慧校园建设不是纯硬件建设,重点是适合师生的需求;平台建设要整合形成大数据,要充分重视市区校三级协同;全学科教师要广泛参与研究与实践,以应用为驱动,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张元宁副馆长在平台建设方面,充分肯定了六合区的做法。他指出区级统建大平台,校级负责特色应用建设;在资源建设方面,要从数量向质量方面转变,要以资源品质为考核点,以竞赛为抓手激励区、校共建共享;二要从助教向助学转变,服务教师只是阶段性成果,服务学生才是最终目标。
陈平馆长充分肯定了六合区的创建工作,近一年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指出:学校层面要“对标找差”,准确定位目标,立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要加大投入,既要对前期硬件建设补短板,也要突出资源与特色应用;区级层面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与任务,服务指导好区内学校建设工作。
要以应用推进为抓手,着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意识,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进一步做好区级项目顶层设计,强化市区项目协同,强化校际间的交流展示,“请进来,走出去”,要深入到教师层面,深入到教与学的课改层面,实现互联网背景下教与学的改变。希望六合教育信息化工作能再上新台阶。
陈旭东副局长表示:六合区将集中优势资源,明确目标,加强部门协作,更快、更好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评估工作。
深圳一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不断致力于智慧校园的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应用为支撑,旨在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智慧校园建设,就找深圳一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