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成功案例 新高考选课走班不头痛!

  • 责任编辑:小壹 发布时间:2019-03-18
  •         自2018年起,新高考政策在我国开始大面积推进,而在即将执行改革的18个省份中,10大省份因种种因素而推迟执行。据消息透露,是因为学校教学条件还未能达到改革标准,也有因为没有足够的经验把握,权衡利弊之下,唯有推迟新高考改革的执行。我国计划2020年,全国将全面推进新高考改革,届时,“选课走班”的教学模式必将全面实行。新高考选课走班怎么走?咱们不妨学习一下已经成功选课走班的学校是怎么做的吧。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二三四走班模式”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设计走班,是令学校和老师很头疼的问题之一。这里分享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走班经验,该校采用的是“二三四走班模式”。

     

            “二”指的是行政班和教学班两个教育教学单元并存,行政班三年保持不变,教学班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不同选择形成不同组合。行政班设立班主任,教学班任课教师“一岗双职”,以便更好地发挥行政班的教育管理优势和教学班的个性化教育特色优势。

     

            “三”指的是必修课按“专业分类,水平分层”的A、B、C三个水平层次施教。针对高考新方案“7选3”科目选择要求,学科教学分“选考”与“学考”两大类,学考为A层,选考分B、C两层。

     

            “四”指的是分层分类教学在高中三年的12个学段分成四个阶段推进。

     

    如何帮助学生选课?学校做介绍,老师做辅导

     

            学生选得好、学得好、考得好,最终是要孩子发展得好。刚接触到选课走班的学生,对这种模式一无所知,不知到在怎么选,标准是什么?依据是什么?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理性选课。学校也可以准备好选课流程的手册,组织学生认真学习。

            其次,学校的课程安排,应该像商店的商品一样展示给学生看,比如:课程难度、课程大纲、开课时段、开课教室、选课人数上下限、开课教师等指标,由学生去确定要选修哪些。  但是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可能会被一些因素干扰,比如:要好的同伴大家选择相同的课程,扎堆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或者修习内容较为简单的课程,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需要老师及时去干预,做好分析辅导。

     

            学生选课结束后,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接下来就要对选课结果进行平行教学班分班。但是选课、分班、排班的操作流程随着学生选择的多样性而增加了工作量,这需要教务管理人员花很多时间和耐心去编排,也还是不能完全避免错排、漏排、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对学校后续的教学管理造成阻碍。

     

    6选3走班选课系统能实现高效、科学的选课走班

     

            借助系统来助推选课过程是比较高效的选择,利用信息技术来科学确定选课走班结果,实现“一师一课表、一生一课表”。一德壹教的学校综合管理平台中,6选3走班选课系统能实现从选课、排课到分班的一站式服务,支持多轮选课,使师资、教室等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

            选课走班制教学能够很好地运行,离不开学校制度的管理和教师的积极配合。分班结果确定后,每个教室每堂课是哪个老师教,上课学生有多少都是十分明确的。电子班牌能帮助学生按时完成走班考勤,老师需要调课也联系调课对象的老师,两人商榷完毕后通过班牌后台便可完成调换,非常方便。

     

            一德壹教的学校综合管理平台能实现学生评价的电子化,减轻任课教师的学情诊断压力,让庞大的学校数据库变得有序、易查,师生信息互通,无疑会成为学校实施“选课走班制”的有效“保护神”和监测器。

     

            课程改革是一个逐步探索并走向完善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要有认真精细的工作作风,还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助推教学变革,这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也是学校走向高水准名校,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必然选择。